知识库
-
像素大小和系统分辨率之间的关系–显微成像
在显微成像系统中,常常会用分辨率来评价其成像能力的好坏。这里的分辨率通常是指光学系统的极限分辨率以及成像探测器的图像分辨率。最终图像所呈现出的实际分辨率,取决于二者的综合影响。过高的光学分辨率如果没有足够精细的图像分辨率来体现,则实际分辨率会降低到图像分辨率以下;如果相机解析能力过高但光学系统的分辨率低,同样也看不清物体的精细结构。所以在选择相机的时候,我们也不妨根据自己这套系统需要达到的分辨率来…
-
信噪比:高端科学相机的核心参数
如果从成像结果来考察一款科学相机,最重要的一般有3个特征: (1)黑白还是彩色。彩色相机能带来颜色信息,但灵敏度和分辨率都不及同参数的黑白相机。(2)帧速。无论是高速移动的样品还是一闪而过的光信号,都需要高帧速相机才有可能采集到。(3)成像质量。影响成像质量(或者经常听到”清晰度”这样的口头表述)的因素,包括信噪比和分辨率。无论是信噪比过低,还是分辨率过低,都无法得到让人满…
-
显微数字成像的基本概念
在整个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涂在胶片上的光敏化学乳剂用于从光学显微镜复制图像。 仅仅在过去的十年中,电子相机和计算机技术的进步才使数字成像比传统摄影更快,更便宜,更准确地使用。 随后开发了一系列新颖而令人兴奋的技术,使研究人员能够更深入地探查组织,观察活细胞中极其快速的生物学过程,并获得接近单分子水平的有关时空事件的定量信息。 成像设备是光学显微镜中最关键的组件之一,因为它确定可以在什么水平上检…
-
电荷耦合器件(CCD)剖析
电荷耦合器件(CCD)是基于硅的集成电路,由密集的光电二极管矩阵组成,该矩阵通过将光子形式的光能转换为电荷来工作。由光子与硅原子相互作用产生的电子存储在势阱中,随后可以通过寄存器在芯片上传输并输出到放大器。图1所示的示意图显示了组成典型CCD解剖结构的各种组件。 CCD是贝尔实验室的研究科学家于1960年代后期发明的,他们最初将这种想法设想为一种新型的计算机存储电路。后来的研究表明,该设备由于具有…
-
像素合并Pixel Binning
像素合并是一种时钟方案,用于合并几个相邻CCD像素收集的电荷,旨在降低噪声并提高数字相机的信噪比和帧率。合并过程由片上CCD时钟定时电路执行,该电路在放大CCD模拟信号之前先控制串行和并行移位寄存器。 为了帮助说明像素合并过程,请参考图1,其中回顾了2 x 2合并的示例。图1(a)给出了一个4 x 4并行移位寄存器像素阵列的示意图,以及一个四门串行移位寄存器和求和像素或阱(也称为输出节点)。发光的…
-
CCD饱和和光晕CCD Saturation and Blooming
在达到单个光电二极管的有限电荷容量或CCD的最大电荷转移容量的条件下,所有电荷耦合器件(CCD)图像传感器中都会发生饱和和光晕现象。一旦在电荷收集点出现饱和,其他光生电荷的积累就会导致多余的电子漫出或溢出到相邻的器件结构中。传感器输出中可能会反映出许多潜在的不希望的光晕效果,包括白色图像条纹和错误的像素信号值(如图1所示),直到输出放大级完全击穿,从而生成一副黑图像。 图像传感器的电荷容量可能受单…
-
动态范围Dynamic Range
电荷耦合器件(CCD)或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图像传感器的动态范围通常指定最大可达到的信号除以相机噪声,其中信号强度由满阱容量决定,噪声是暗噪声和读取噪声的总和。随着器件动态范围的增加,定量测量图像中最暗强度(场景内性能)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场景间动态范围表示当针对不同的视场调整探测器增益,积分时间,透镜光圈和其他变量时可以适应的强度光谱。 光电二极管的大小部分决定了耗尽阱的…
-
量子效率Quantum Efficiency
电荷耦合器件(CCD)的量子效率是光伏响应的特性,其定义为该器件为每个入射光子生产并成功读取的电子-空穴对的数量。该特性对于低光成像的应用诸如荧光显微尤为重要。在该应用中,发射光子波长通常在375-550纳米范围内,并且在硅中具有相对较高的吸收系数。标准CCD通过栅电极和氧化物涂层在设备的正面照亮,它对550到900纳米之间的绿色和红色波长更敏感。 CCD的光谱灵敏度不同于简单的硅光电二极管探测器…